“But that’s ok.”
那是高考前一年的冬天,我還記得那是12月底,幫朋友忙參加了一個活動,負責帶隊玩遊戲,活動前一天,朋友說:「我們已經為你安排了一個很踏實聽說也很帥的男拍檔,明天不用謝謝我們喔。」
我一看他的英文名字,是一個我沒有見過,也不會唸的名字,心想這個男生會不會有點做作呀?然後我們的第一通電話的第一句,就是:「你好,你的名字這麼唸呀?」
活動當日,我們初次見面,第一眼已經嚇呆了(不是因為他帥,其實當時他沒有很帥),而是因為他穿的跟我幾乎一模一樣,同一家店的黑色polo shirt,灰色長褲,還有同一個品牌的手錶,而這些年來,我沒有再遇到過其他人戴那個品牌的手錶。旁邊的人都說怎麼這麼巧呀,然後那個叫我來幫忙的朋友悄悄在我耳邊說:「怎麼樣?沒有介紹錯吧?」
我的「拍檔」,至少比我奇怪十倍,他經常要擺出一個很酷的狀態,但他的笑話比誰都爛:他褲袋裡塞滿了一枝枝小棒棒糖,不斷請人家吃,他說那是因為他自己喜歡吃;他在活動期間經過便利店,喊著要買一份報紙沿路看,因為那是他的「精神食糧」。我一直在心裡暗忖,這人到底是哪一卦的?
故事就是由一連串巧合展開的,活動中跟我們組的小夥伴們閒聊的時候,他問:「我們應該同年吧,你大還是我大?」我得瑟的說,我一月生的,應該比你大吧。他說:「我也是一月生的。」我是1月6日喔。「我1月5」。
然後,我有好一陣子想不到該繼續說些什麼。
就這樣,在18歲生日的前幾天,我認識了一個怪咖,but that’s ok.
圖片是我其中一部最喜歡的電影,朴贊郁導演的I’m a cyborg, but that’s ok(再造人之戀/機器人之戀)。